2025/10/22

[健行] 新北◆石碇│ 【淡蘭南路】外按古道~石碇老街~烏塗溪步道

 Jan, 27, 2025

淡蘭古道,是近幾年愈發興盛的健行懷古路線,分為北、中、南三路
著名的草嶺古道即為北路入蘭的最後一段
淡蘭古道的路線中,有不少是較為原始、沿路沒什麼人煙的步道
小羊決定先把好走、可以當散步郊遊順便逛老街的路段走完😆😆
今年除夕,東北角的天氣離奇的好
我們來到石碇的「外按古道、烏塗溪步道」,是淡蘭南路的一部分
還能順遊登山口在不遠處的小百岳「二格山」

我們從淡蘭吊橋出發(旁有停車場)
沿著石碇溪往石碇老街前進,是所謂「外按古道」
經過石碇老街後,再繼續走「烏塗溪步道」
跟著健行筆記的路線建議,這段的終點在「摸乳巷古道」
但今天摸乳巷古道施工封閉,我們只能提前結束旅程返回
(看板上,施工日期至114/3/12)


在淡蘭古道尚未風行前,小羊就走過一次跑馬古道
那時是衝著俯瞰蘭陽平原而去,後來才知道她就是淡蘭古道南路的最終段
這次我們來到石碇,繼續認識淡蘭南路
南路從台北六張犁出發,經過深坑、石碇、坪林
最終於跑馬古道,看見蘭陽平原的最後一哩路

石碇的淡蘭吊橋是個鮮明的起點
翠綠的河谷中,火紅的橋身特別耀眼,點亮了淡蘭南路的一隅


越過吊橋,我們沿著石碇溪往上游走
今天全程都是平路,
或臨溪而行、或走入老街,體會古人穿梭在淡蘭之間的滋味
沿途有清楚的指示,追隨淡蘭古道的標誌:雙扇蕨就對了
小羊試圖在路途中尋找真正的雙扇蕨,但目前毫無斬獲


↑ 我們從右側進入此張地圖
緊鄰石碇溪的是外按古道,大多時候走在國道五號高聳的橋柱下方
小羊很常搭著客運來回宜蘭台北,
行經國道五號石碇段,大多時候都煙雨迷茫,只能看到石碇朦朧的樣子
今天我們在風和日麗的時候步行外按古道,真是難得


今天的外按古道有一小部分維修中,須改道
我們有部分臨溪的步道沒走到,
不能去的地方總是特別美,我們只能在施工圍籬外,流連於恬靜的風景畫

我們繼續往石碇西街前進,這裡的高速公路橋墩、更驚人了
難以想像當年建造國五時,
這樣龐然大物突然出現在淡蘭小村莊,村民們是怎樣的感受


接近石碇老街,開始有房子和人煙
石碇老街比較特別,分成東街和西街,兩處彷彿不同世界
西街較早發展,但現在遊客常去玩的、比較熱鬧的是東街
石碇早期居民是從深坑遷移來此,以集順廟為中心,發展出西街的雛形
染布業發達時,西街上有許多染坊,還有興盛的茶葉交易等
後來煤礦發展、茶葉沒落,石碇的發展重心因而轉移到東街

從淡蘭吊橋出發,先經過的是純樸的西街
及這裡的信仰中心:集順廟 ↓


今天是除夕,
也許因為如此,「居民」看起來年輕許多、遊客則三三兩兩
不少人在進行大掃除,整個老街非常有鄉土味
但也因為是除夕,餐廳店家幾乎都沒開
我們認識了最沒有商業氣息、原汁原味的石碇本色


網路上偶爾會看到一張著名的石碇風景:小橋流水人家
就是在石碇東街上拍的
這裡又名「不見天街」,是台灣少見的吊腳樓建築
石碇的建築多採用當地溪石蓋成,
由於腹地狹小,居民為了擠出最大的生活空間,發明了將房屋蓋在河床上方的建築
房子僅靠柱子支撐,在這個多地震的台灣,小羊看的是膽戰心驚


但經歷了一兩百年,好像也沒垮,實在是很強大
小羊漫遊在河堤步道,欣賞緊鄰河畔、櫛比鱗次的房屋
石碇曾經是淡蘭南路的重鎮,是貨運的集散中心、繁華一時
從擁擠的屋子,小羊看到古人打拼的艱辛
在惡劣的地形中找出生活空間的智慧
只是......台灣的房子真的都超級醜,似乎已經成地方特色了


「不見天街」有不少餐飲店家,平常是石碇最熱鬧的地區
我們在除夕日來訪,難得看到淨空的樣子
不見天也不見人,只見石碇傳統的模樣


由於店都沒開,我們只能在萊爾富簡單果腹😅😅😅
就離開老街,遠離塵囂,踏入下一段旅程:烏塗溪步道


緊鄰烏塗溪的這段步道,是小羊很喜歡的路段
潺潺水流聲聽起來煞是悅耳,腳步都輕快了起來
日治時期,石碇東街就因為煤礦業的發展而興盛
現在烏塗溪上,還留有舊時的運煤橋,及紀念煤礦業的雕塑


在石碇散步,會一直看到的特殊風景就是高聳入雲的高速公路
真的很高,高到讓人有壓力
有點遺憾沒有在建造國道前看看原本的石碇
一根高大的石柱上有一隻祥龍雕刻,是石碇藝術家楊敏郎先生的作品
飛龍穿越石壁中,與一旁的題詩,增添了步道的人文氣息


沿著烏塗溪走一小段後,就會漸漸離開水邊,深入樹林中
雙扇蕨標誌仍然常伴左右
無論是溪畔或林間,都是沒什麼坡度、鋪設良好的石板路
很適合全家老小一起踏青


在幽靜的步道上,很容易注意到一棵立於厚實板根上的樹
這是一棵幹花榕,名字有點難聽,但實為烏塗溪步道上的一個亮點
繼續前進,會經過餐廳「福田居」
本來沒注意這是間餐廳,只覺得這個農舍裝飾的挺漂亮的
還有雞啊鴨啊此起彼落的叫聲,和屋外的小溪,交織成靜謐的田野風光


比較可惜的就是今天淡蘭古道之旅只能止於此
再下去的「摸乳巷古道」施工中,我們無法繼續一探究竟
這裡一直走可以接到「山羊洞」
早期,住在這兩地區的家族,共同飼養一頭水牛
犁田翻土的耕作期,需要水牛幫忙時,兩家人就透過這條古道接應對方的牛
我覺得這牛真辛苦,一牛要做兩家的事,應該沒有勞基法保護

今天的外按古道 + 烏塗溪步道之旅
以健行筆記的淡蘭南路任務來說,只能完成第二段的後半部
由於無法進入摸乳巷古道,小羊甚至只抓得到兩個寶石@@ 收穫有點少
不過,能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漫遊石碇,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!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延伸閱讀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●○●○ 小羊的健行筆記 ○●○●
●○●○ 小百岳大挑戰一覽表 ○●○● 
●○●○ 更多北台灣景點  ==>> 《新北‧基隆》○●○●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