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3/25

[景點] 花蓮◆秀林│ 太魯閣千山萬壑(3) 九曲洞不思議之旅

 Dec, 11, 2023


距上回小羊踏進太魯閣已十年餘
雖然這是台灣前三名的精華景點,一直以來我對它卻沒有太深刻的印象
什麼九曲洞、燕子口,好像就是小時候教科書有寫、長大旅遊書會提的名詞
有山、有峽谷、和一條河,滿美的這樣
然而,這次的太魯閣晶英二日遊,
我們踏上小錐麓步道、砂卡礑步道,住在青山綠水的天祥,
連原本要去的人擠人長春祠,都變成禪光寺到鐘樓的武俠世界
短短兩天的時間,讓小羊對太魯閣從普通印象變成感動萬分
雖然朋友說那是因為我遇到天氣好,先加一百分再乘以二
好吧也許這是因素之一,
但太魯閣那巍峨的巨牆、萬丈的深谷、奔流的清溪,
所渲染的氣勢,絕不是一顆太陽的光芒萬丈就能營造的


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很廣大
東起清水斷崖,偉大的橫貫公路貫穿其中,西至合歡、奇萊群峰
原來合歡山也算在太魯閣,那我早就愛上它了嘛!!

若要投入峽谷的懷抱,九曲洞、燕子口是太魯閣的精華所在
當你行經這段蜿蜒山路,別說讚嘆了,我完全處在一個不可置信
不懂這樣險峻惡劣的地勢,怎會有人鑿出一條路讓人穿梭其中
我們這兩天曾自己開車經過、也搭過客運
兩輛巴士狹路相逢時,我真高興我不是司機,不用頂住這樣的會車壓力


九曲洞沒有停車場,最近的停車場在2.5公里外的綠水
遊覽九曲洞最好是搭客運或包車,自己開車過來不太方便
小羊覺得台灣的公車......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
連我自己台灣人都查的一頭霧水了,外國人怎麼辦,還是在太魯閣這種擠滿外國人的地方
這是我在天祥拍的302路線時刻表 ↓
和網路上查的不一樣,和前一天在晶英櫃台問,櫃台人員現場印給我的也不一樣
什麼時候會變也不知道


九曲洞的公車站
這是回程拍的,回程等了一百年的公車,比時刻表上寫的時間晚了超過一個小時
(去程從天祥出發,倒是完全符合上面的時刻表)
雖說太魯閣路況真的是險象環生,一定得慢慢開
還要因應整條路上有多少輛大客車、司機們機動性調整速度和暫停
但整整延後了一個多小時......還是搞不懂怎麼了
不過,想到我十年前在哈修達特,也是一班公車直接消失
出來玩就放鬆心情吧,當作和這聳峙的崖壁多幾分相處的機會


剛下公車、還沒踏上九曲洞步道,小羊就已經驚嘆連連了
這種高度的斷崖,怎麼看都很不真實,更別說身在其中
記憶中,小羊上次來九曲洞應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
小學生屁孩什麼都搞不清楚
即使十年前走過燕子口,也沒有這回如此磅礡的印象


氣勢恢弘的太魯閣峽谷,是地表不斷抬升、溪水不斷下切的結果
六百萬年前台灣島形成,大理岩露出地表、立霧溪巧妙流過
經年累月,立霧溪兇猛的刻蝕著厚實的大理岩
下切速度要夠快,大理岩層要夠緻密、不易崩塌,才能維持陡峭
各種天時地利,造就了如此險峻的峽谷奇景


九曲洞、燕子口一帶,是整個太魯閣峽谷中最令人驚嘆的部分
高山深壑、重巒疊嶂,大自然的力量在此一覽無遺的展示
九曲洞步道全長700公尺,需原路折返
大部分的步道都是平路、非常好走,
小羊邊走邊讚嘆,到底是誰哪來的靈感在這種山壁中鑿出一條路


有一小段九曲洞步道是在半室內,很像展覽館
牆上掛滿太魯閣各處的古老照片,有時光隧道的fu
這段步道是這幾年才完工的,原本步道比較野性,現在已經封閉 ↑
以前偶有聽聞太魯閣石頭砸傷、砸死人的事件,可能是在這種露天狂野的步道上吧


對面近乎垂直的山壁上驚見一個大洞 ↑
很像小說裡,遠離紅塵的道士修行場所
整個九曲洞、太魯閣峽谷,太像電影或武俠片會出現的場景了

立霧溪有一條小支流:科蘭溪,在九曲洞這一帶以瀑布急流之姿注入立霧溪
科蘭溪發源於2200公尺高的豬股山上,到注入立霧溪為止,高度落差非常大
在步道上可見猛烈沖刷岩壁的科蘭溪
幾百萬年後,這兒又是另一個奇險的峽谷了


步道全長雖只有七百公尺,走起來卻有一兩公里那麼長
這裡望出去的每一幕,都像是一框令人驚豔的油彩畫
我甚至懷疑,連油彩畫都繪不出這樣的高山深壑
沒有親眼見識,不會相信這樣近乎垂直的峭壁中央能鑿出一條路
不會相信一條溪能在崇山峻嶺間,雕出如此銳利狂野的峽谷


九曲洞步道如一條腰帶,隨著山壁蜿蜒著,有非常多突出處可取景
拍出頭頂上大理石沉重的壓迫;也攝出遠處的峭壁,如一擋眼花撩亂的布幕
接近步道終點時,峽谷窄到令人不可置信
來隻花豹或羚羊肯定輕而易舉躍過去


漫步九曲洞,除了欣賞那高峰聳峙,最宜人的莫過於溪澗的清脆水聲
立霧溪鏗鏘有力的拍打在狹壁之間,百萬年如一瞬
今日的每一寸刻蝕,都是峽谷明天的嶄新樣貌
大自然的奧妙莫過於此,它是鮮活的、富有變化的
只是人類實在太渺小,只能用想像,想像千萬年前、與億萬年後的模樣


太魯閣各處都有個共通點:壁上刻字
「九曲蟠龍」四字位於極窄峽谷一線天旁邊,
往著這四字時,兇猛的峽谷風便朝你臉上吹來
步道壁上也有「如腸之迴,如河之曲,人定勝天,開此其局」之題字
「人定勝天」,是小羊極不喜歡的四個字
大自然的反撲,總是在人類最傲慢的時候給予深刻的擊殺
獨自佇立於幽黑的山洞中,
我思索著,手無寸鐵如我能輕鬆抵達峽谷深處,這樣就叫勝天了嗎
不,我不認為
太魯閣之無盡藏,怎是這樣區區工程能探尋的
我一直深信,大自然從不是讓人征服的;是景仰,是崇敬,僅此而已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延伸閱讀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024/3/13

[健行] 南投◆魚池│ 貓囒山:飽覽日月潭群山的輕鬆小百岳

 

Jan, 1, 2024


貓囒山是小羊心心念念一年多的小百岳
畢竟看起來簡單、不會花太多時間、上面風景美爆
這不就是小羊的爬山三大要求嗎 
去年的日月潭之旅本有計畫;但天氣太好、潭太美、腳踏車騎太久,最後來不及去爬山
今年捲土重來,又幸運碰到風和日麗的好天氣
只長住過台北和宜蘭的我,還真不習慣過年溫暖沒下雨這種事
看來今天的貓囒山很令人期待

貓囒山位於日月潭的北側,是俗稱的日月潭四兄妹之一
其他幾位夥伴是分別是水社大山、大尖山、和後尖山
貓囒山海拔1020公尺,2006年才被列入小百岳,編號49號
步道單程近3公里,入口在台21線上,可從馥麗飯店、明潭國中附近踏上柏油路
不過趕時間的話......車車還可以再往上開一公里多
但開上去後只有很少很少的停車位,需要運氣和人品才停得下來
真的比較像「步道」的部分,是從google地圖上「新井耕吉郎紀念亭」開始
但那裡不能停車,開到那邊都沒有停車位的話只好向後轉了
我們人品滿好的,在一個小小停車區前稍待一會兒,就等到一個位子
下車後,會先走一段柏油路
如果從馥麗飯店或明潭國中上來,那應該整路都長這樣 ↓


貓囒山步道很特別的一點就是沿途佈滿茶園
這裡的氣候適宜茶葉生長,日治時期便引進了阿薩姆紅茶
抵達山頂的三角點、氣象站之前,沿路還有好幾座茶園
而引進阿薩姆紅茶的日本人,就是步道入口的紀念亭主角新井耕吉郎 ↓


遠看亭中有個石碑,還以為先生真的葬在這兒
但這裡怎麼看都不像會埋人的地方,應該是個紀念碑和介紹牌而已吧
新井先生當時在台灣茶業試驗支所工作
考察了各地的地理、土壤、氣候狀況,最後選定貓囒山作為發展紅茶的地方
可以說有了他才有今日的日月潭紅茶吧


紀念亭一旁就是木棧階梯的入口
步道兩旁看起來是滿滿的櫻花樹,我們還意外看到一兩朵孤單的粉色櫻花
在櫻花季來此,想必是非常燦爛繽紛!


走著走著,回望方才經過的新井耕吉郎紀念亭,以及一旁的茶園
朦朧的山與翠綠的茶,是日月潭好舒服的風景
通往貓囒山的路上,只有前面很短的一段是所謂的「步道」
踏上柏油路後,就一路踢馬路到山頂了


雖然都是柏油路,但有些路段坡度較大,還是需要花點力氣
其實小羊爬山不太喜歡走馬路,覺得有點無聊,趣味少了很多
還好這條路綠意盎然,風景還算多變,
偶有眺望日月潭及周圍山巒的機會,也會有突然冒出來的茶園
方才在木棧階梯上很失望現在沒有櫻花,走著走著卻驚喜於漫地的芒花!


↑ 這是我們四人暫停路邊欣賞芒花
突然有下山的幾位歐巴桑對我們大叫:
年輕人不要動!!我幫你們拍張照!!你們站在那裏、和那棵樹、這樣很好看!!!
禁不住大嬸們的熱情,我們就乖乖充當模特兒
離開前不忘說聲新年快樂,2024元旦快樂~~ 


星羅棋布的茶樹、波光粼粼的潭面、及山形優美的水社大山
都是貓囒山步道迷人的元素
半小時的旅程中有多處觀景台,幾乎都可以看到遠方寧靜致遠的日月潭
隨著海拔高度升高,一次比一次期待下一個觀景台能看到怎樣的風景


步道終點是日月潭氣象站,內有三角點基石、觀景台、和廁所
門口寫觀景台開放時間是早上5點半到下午五點半,看來看夜景是不可行的
但清晨其實是漫步貓囒山的好時機:這裡有很高機會出現雲海
下次考慮天亮前摸黑爬上山,在山頭等日出,就能迎接晨曦中的如夢似幻的雲海了


這是貓囒山頂俯瞰日月潭的樣子
其實方才一路上山,每個賞潭的角度各有千秋,都挺美的,不輸這個頂點所見
群山環抱的日月潭,真是怎麼看都好看

要到三角點,或是抓健行筆記小百岳寶石的話,要往氣象觀測台的後面走
再上一小段階梯才抓得到
這裡是往貓囒山的西北邊眺望,看水里及國姓地區的群山
去年曾到過九二一地震震爆點:九份二山,從這裡就能看到那座山頭
再往北就是台灣的地理中心埔里,在貓囒山頂也能稍微瞥見這個聚落


要說日月潭氣象站是台灣最美的氣象站之一應該不為過
這個像雷達站的東西是風力塔,是測定地面風速的工具,
風速儀必須高於周邊建物和遮蔽物,下面米白色物體的設置即是在抬高風速儀高度
而這整組是日治時期就已經有的設施,十分有歷史價值!


期待已久的貓囒山果然沒讓人失望
如果停車在半山腰,那走路大約半小時就能攻頂
不但飽覽日月潭山水,還能上廁所XDD 設施非常完善
小羊的小百岳計畫還是以自己家附近的為主,主攻北部、東北部
中部以南的山別說去爬了,連聽過的都沒幾座
趁跨年出遊時網羅幾座,是2024年繼續為小百岳努力的好兆頭~~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延伸閱讀